索引
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[TOC]
索引是一种能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。它可以比作一本字典的目录,可以帮你快速找到对应的记录。
B+树结构上和二叉树类似,每个节点左侧元素的值比父元素小,右侧比父元素大;不过每个节点的子节点不止两个了,而是多个。按照取值范围划分为多叉,每叉定义了子节点页中值的上限和下限,并指向一个子节点,每个节点中的元素按从小到大排列。中间节点不存储数据,只有叶节点存储数据,叶节点之间通过指针相连,形成链表。
innodb
一页默认 16KB
,指针和主键一般占用 8+8=16B
, 因此 B+
树一页能存 16KB/16B = 1000
条索引,两层就能存百万级,叶节点数据按 1KB
计,1页能存10行数据,这样三层能存千万量级的数据了左右了,因此千万量级的数据查三层索引就能检索到。此外根节点一般常驻内存,所以实际只需要2次磁盘IO
B+树 VS 二叉树
高度不同。磁盘的加载次数和树高相关,B+树更矮胖,磁盘加载次数更少
B+树 顺序遍历效率更高
B+树 VS B树
B树会在非叶子结点上存数据。因此同一个 16KB
的页上,B树能存的键比 B+
树少,导致B树更高,加载磁盘次数就更多。
另外叶子节点存了数据,且是按顺序排列的,链表连着的。那么 B+树使得范围查找、排序查找、分组查找以及去重查找变得异常简单。
B+ 树由于将数据都存到了叶子结点上,取叶子节点数据的时间是固定的 O(深度)。B树则可能少于深度,因而有可能更快的返回
只有 Memory 引擎显式支持哈希索引,这也是 Memory 引擎的默认索引类型。
查找较快,但不支持范围查找、组合索引、排序。
Memory
引擎已于 8.0 版本后移除
自适应哈希索引是 InnoDB
引擎的一个特殊功能,当它注意到很多SQL存在很长的寻路,并且有很多 SQL
命中相同的页面 (page
),InnoDB
会在自己的内存缓冲区(buffer
) 里,开辟一块区域,建立自适应哈希索引 AHI
,以加速查询。
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内部行为,用户无法控制或配置,但可以关闭该功能。
通过分词做的倒排索引,可以很快搜索 %关键词%
这样的查询
用来对 GIS
地理数据类型创建空间索引
聚簇索引:将数据存储与索引放到了一块,找到索引也就找到了数据。InnoDB
的主键索引使用的是这个。
非聚簇索引:将数据存储与索引分开的结构,存的是主键值。InnoDB
的二级/辅助索引,和 MyISAM
的索引都是这种类型。
聚簇索引不是一种索引类型,而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。InnoDB
的聚簇索引实际上在同一个结构中保存了索引和数据行,在叶子页上。
因为无法同时把数据行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,所以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。
优点:
可以把相关数据保存在一起。数据访问更快,不需要根据主键 ID
进行二次查找。
使用覆盖索引扫描的查询可以直接使用页节点中的主键值。
缺点:
更新聚簇索引列的代价很高,因为会强制每个被更新的行移动到新位置。
基于聚簇索引的表插入新行或主键被更新导致行移动时,可能导致页分裂,表会占用更多磁盘空间。
当行稀疏或由于页分裂导致数据存储不连续时,全表扫描可能很慢。
覆盖索引指一个索引包含或覆盖了所有需要查询的字段的值,不再需要根据索引回表查询数据。
联合索引遵循最左匹配
以该图为例,查找 WHERE name LIKE '小%' AND age = 28
时,先根据联合索引里的 name
字段查找出 "小" 开头的索引,再用 age
过滤。
当一个结点满时,新建一个结点,并将原结点中 1/2
的数据复制到新结点,最后在父结点中增加新结点的指针。
当一个结点满时:
如果它的下一个兄弟结点未满,那么将一部分数据移到兄弟结点中,再在原结点插入关键字,最后修改父结点中兄弟结点的关键字(因为兄弟结点的关键字范围改变了)。
如果兄弟也满了,则在原结点与兄弟结点之间增加新结点,并各复制 1/3
的数据到新结点(大家都剩 2/3
),最后在父结点增加新结点的指针。
所以,B树分配新结点的概率比B+树要低,空间使用率更高
InnoDB
下可以设置一个 MERGE_THRESHOLD
,当节点的数据填充率低于该值时,会触发节点合并。
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