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InnoDB
从磁盘中读取数据的最小单位是 页,一页默认 16KB
。就是说,即便我们只查询一条记录,InnoDB
也会把至少 16KB
的内容从磁盘读到内存中。
页可以存放索引、数据、undo log、buffer 等。
页之间通过指针组成链表。
在数据页中,当记录为空时,User Records
是不存在的。随着记录的一条条插入,会不断从 Free Space
开辟空间分配给记录
同一个表空间内的一组连续的数据页为一个 extent
(区),默认区的大小为 1MB
,页的大小为 16KB
。16*64=1024
,也就是说一个区里面会有 64
个连续的数据页。连续的 256
个数据区为一组数据区。
和广告管理里分广告组、广告计划、广告创意一样,主要是方便管理。
这个过程类似 redis
的 quicklist
。
当向写满的数据页里插入数据行时,就需要创建一个新页、移动部分行到新页、修改指针将新页和前后页串联起来。
这样逻辑上水平方向的一致性仍然满足。然而从物理存储上讲页是乱序的,而且大概率会落到不同的区。(即错位)
当你删了一行记录时,实际上记录并没有被物理删除,记录被标记(flaged)为删除并且它的空间变得允许被其他记录声明使用。
当页中删除的记录达到 MERGE_THRESHOLD
(默认页体积的50%),InnoDB
会开始寻找最靠近的页(前或后)看看是否可以将两个页合并以优化空间使用。
MySQL
可以给表设置一个填充因子,意为给每个页预留一定空间,为以后的插入留出空闲的空间,减少页分裂的产生,但可能会造成浪费空间。
InnoDB
的行格式有四种,分别是 Compact
、Redundant
、Dynamic
和 Compressed
,它们在原理上大体都是相同的。
Compact
行格式的结构大概如图所示:
MySQL
中有些类型的字段长度是不固定的,比如 VARCHAR
、TEXT
等。MySQL
在存储这些变长类型的数据时,实际上分成了两部分存储:
数据长度
真实的数据
其中数据占用的字节数就保存在「变长字段长度列表」中。它是以列的「逆序」存储表中变长字段的实际长度的。
为啥是逆序?
因为每行是通过中间那个 记录头信息 串联起来的,因此通过指针遍历时,遍历到的地址是中部的头信息的地址。这样从中部向左,就是变长字段长度列表,和NULL值列表。从中部向右,就是列的值。
如果向左读到的第一个数据长度为10,那我们就可以知道,向右应当读取10个字节,读到的就是第一列的值。
以一个「二进制位」bitmap
来表示一个允许为空的列,仍是「逆序」排列,其中 1 表示 NULL
,0 表示非 NULL
。
通过变长字段长度列表 +
NULL
标志位,就可以精准读取到列。读取列时,先读取NULL
标志位判断是不是NULL
,不是的话再访问变长列表获取长度即偏移量,通过偏移量即可访问到列。
delete_mask
:1 位,标记该行是否被删除
min_rec_mask
:1位,标记每层非叶子节点中的最小记录
n_owned
:4 位,当前记录拥有的记录数
heap_no
:13 位,当前记录在记录堆的位置
record_type
:3 位,记录的类型(索引/数据等)
next_record
:16 位,指向下一行
数据又分隐藏列和用户真实数据。
隐藏列
包含 row_id
、transaction_id
、roll_pointer
三列。
row_id
是建表时若未定义主键 / Unique Key
,InnoDB
会用一个全局的自增ID 作为 row_id
,否则表无法按顺序存储
transaction_id
和事务有关。InnoDB
里事务进行查询时,会使用一个 readView
。如果某行的事务ID > readView
的事务ID,说明该行是在查询期间由其他事务生成的,这时就不应该展示这行,避免脏读/不可重复读。
roll_pointer
是指向 undo log
的指针,主要用于 MVCC
。
真实数据
用户真实数据会以数据库指定的编码格式存在文件上。
如果数据长度超过一页,(即行溢出),会使用多页存储。
数据在磁盘中的存储在物理空间上面是连续的
数据是被存放在 MySQL
设计出来的数据页上面的,数据页上面存储的才是最终的一行一行的记录
行的存储格式默认是 Compact
每一行数据都会有相应的行描述部分,描述部分有【变长字段列表】【NULL标志位】【记录头信息】
每一行都会有 next_record
指针,指向记录头和变长字段列表的中间某个位置,方便寻址
变长列表中的 varchar
列、NULL
列的描述是逆序的
参考